地质女将有梦想 勘查行业铸文章
发布日期:2024-12-27 18:00:32 来源:甘肃煤田地质局一四五队
——记我队工程勘察院副主任工程师易晓莉
她勤奋好学、积极进取,犹如一枚坚毅的钻头,凭借卓越的才能在地质勘查行业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她勇敢无畏,信念坚定,恰似一朵盛开在荆棘丛中的鲜花,以巾帼不让须眉的气魄绽放着耀眼的光芒。从初涉地质领域的学习实践,到后来积极主导各项工作,她的身影穿梭于众多煤炭勘探项目之中。先后参与负责煤丫豁、花草滩煤矿及扩大区、东水泉煤矿、红沙岗煤矿、平坡矿区东部等多个煤炭勘探项目的地质和水工环专项工作。同时还参与完成地质灾害勘查设计、施工与评估、生态修复项目勘查设计与施工、矿产地质普查、核实等各类项目报告百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篇,并多次获得甘肃煤田地质局一四五队优秀共产党员、先进科技工作者、巾帼标兵等荣誉称号。她,是我队工程勘察院副主任工程师,易晓莉。
她出生于祁连山脚下的一个小县城,那里壮丽的自然景观早早的在她心中种下了对大自然敬畏与探索的种子。怀着这份热忱,她选择了资源勘查专业。大学期间,她如饥似渴地汲取专业知识,常常在图书馆和实验室中度过一个个充实的日夜,为日后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1年7月,她加入了甘肃煤田地质局一四五队这个大家庭,成为一名地质工作者。就像一只刚刚破壳的雏鹰,顾不得前路的跌跌撞撞,便迫不及待地奔赴山川、逐梦前行。在野外地质工作中,她迅速适应了艰苦的野外环境。无论是在烈日炎炎的戈壁,还是在寒风凛冽的高山,她都义无反顾。在“东水泉煤矿现状环境调查项目”开展之际,恰逢寒冬大雪,她就像一名无畏的战士,顶着刺骨寒风,用冻得麻木的双手细致详尽地将调查点数据一个个记录;“红沙岗一号煤矿水文地质补充勘探项目”的实施地点在民勤县荒凉的戈壁滩上,她常常顶着烈日在岩心箱边一待就是一天,同事们常常说她又晒黑了,她却毫不在意,还总会风趣地笑着回答:“多看看,说不定会有意外收获。”
回到室内,她则成为一名严谨的专业技术员。她沉浸于地质学的万象天地,运用各类专业程序、软件对野外采集数据进行细致解析,分析演化项目中发现的不同地质环境。遇到卡顿及时请教前辈和同事,再整理糅合、认真钻研,用“先模仿后创新”的方式,一步步完成各项目的最终成果报告。在“甘肃省山丹县平坡矿区东部煤炭详查项目”中,水文地质资料分析总是变化不定,她就一次次向专家、前辈请教,又找出大学课本,细致地翻看不同专业的规范规程,再用不同的计算方法一遍遍地进行演算和验证,项目成果最终顺利通过省厅评审。
在团队协作方面,她更是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凝聚作用。她善于倾听同事的意见建议,能够充分发掘每个人的优势与特长,从而合理分配工作任务,使团队运作高效有序。项目遇到困难时,她总是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鼓舞士气,带领大家攻克难关。在“张掖市临泽县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中,面对海量的数据和复杂的地质模型,团队成员一度陷入困境。她组织大家认真梳理思路,将大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鼓励成员们发挥各自的专业技能,经过数周的不懈努力,最终成功完成了勘查设计报告,为当地的生态修复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位全面发展的女地质技术员的卓越风采。野外勘探中,她似骏马奔腾,勇往直前;在室内成果编制中,她如绣娘刺绣,严谨专注;在团队协作中,她又是将散沙聚成高塔的能工巧匠,凝聚起磅礴智慧和力量。她本是一名普通的地质从业者,却用坚毅和无畏书写着不甘平凡,用智慧与专业描绘出色彩缤纷,用坚持与担当激荡起无限可能。她是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的缩影,却也通过不懈的努力成为众多地质工作者的榜样,在广阔的地质领域闪闪发光。
上一篇:弘扬榜样精神 凝聚奋进力量
下一篇:坚守初心志不渝 逐梦山川地勘人